首页
关于协会
资讯动态
品牌活动
研究培训
政策规划
行业自律
党的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要闻

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中小银行存款规模受冲击 将注重提升负债稳定度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9-16
 “每到月末理财资金就变成存款,一到季初又变成理财哗哗地出去”,这一商业银行季末和月末特有的冲存款“壮观景象”,今后有望得到遏制。
  近日,银监会、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并提出八条禁令,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
  中小银行存款规模受较大冲击
  “每到月末、尤其是季末,都是我发愁的日子。除了想尽办法不跑存款外,生活中似乎没有别的事。”某股份制银行中关村支行的客户经理小刘对记者表示。
  据小刘介绍,很多银行在季度末的时候是不允许流失存款的,把贷款转化为存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是靠贷款来派生存款。例如,一个客户贷款2000万元,那么他必须要缴纳50%的保证金,这部分保证金就会转化为存款。”他告诉记者。
  这并非是偶然现象。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季末、月末存款“冲时点”的现象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尤为明显,月末存款大规模增长,次月存款增长规模大幅度萎缩。
  原因究竟何在?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陆怡雯认为,季末冲存款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压力。银监会在2010年创建并试行“腕骨监管体系”,对大型银行每年制定一行一策的监管考核,其中存贷比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但从去年以来,该体系的考核有所弱化。
  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冲时点”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单纯依靠扩大资产规模的发展模式。“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规模论英雄,追求‘跑马圈地’。在存款立行的思想指导下,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出于绩效考核和定期对外披露报告的需要,‘冲时点’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半年报公布的日均存款余额,计算上市银行半年度存款偏离度为9.2%,其中招行、平安银行偏离度较高。估算2010年以来,银行业月度存款偏离度的峰值为4.5%。一般在3月和6月末月度存款偏离度略超3%的标准。主要由于第一、二季度新增信贷投放量占全年60%,使得近年来前两个季度新增存款约占全年增量的70%。因此9月末和12月末存款偏离度较低。根据测算,2010年以来,下半年银行业月度存款偏离度均低于2%,预计9月末存款达标压力较小。”陆怡雯称。
  “中小银行由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网点数量较少,以往‘冲时点’的现象更加严重。在三部委《通知》出台后,预计存款规模将受较大影响。”杨驰认为。
  揽存压力扩展到平时
  记者注意到,《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不得设定单纯以存款市场份额或排名为要求的考评指标,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
  此外,《通知》还首次披露了存款偏离度计算公式,明确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并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对于存款偏离度超过3%的银行,监管层要求自下月起连续暂停准入事项3个月以上;对于一年之内月末存款偏离度两次超过3%的银行,适当降低其年度监管评级。
  “新规中的处罚措施非常严格,预计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目前月末、季末存款大幅波动的现象。”杨驰表示。
  杨驰同时坦言,“冲时点”只是问题的表象,根本问题是商业银行负债质量有待提高,不利于实现稳健经营。由于商业银行还没有从简单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换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预计在一段时间内,部分银行利用各种监管套利手段在存款上掺水分的现象还会存在,范围有可能由月末、季末扩展到平时。
  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也认为,由于存贷比的存在和信贷额度的制约,银行冲存款的内生动力依然存在,今后银行为了化解存款偏离度的考核,有可能将拉存款时间段前置,“时点冲存款”将改为“在时间波段内冲存款”。
  银行应加强负债质量管理
  尽管银行对存款的依赖性还需依靠调整存贷比考核等措施加以改变,但毋容置疑的是,加强流动性管理是目前银行面临的迫切问题。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行整体存款成本2.47%,存款成本上升比较快。针对这一情况,下半年将进行一些调整,例如严格控制高息结构性存款和同业业务等。
  “存款偏离度的标准下,银行将通过两种途径提升存款稳定度。一是减少季末短期存款,二是提高日均存款。虽然短期达标压力不大,但未来存贷比的分母将由更稳定的存款替代,势必拉长存款的期限,提升负债端的成本。但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存贷比已经逐渐失去效力,未来指标的调整和放宽是趋势。”邱冠华认为。
  杨驰表示,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关键之一是加强负债质量管理。目前由于受利率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负债结构日益多元化、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负债的成本也明显上升,加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今后,商业银行要从稳定负债构成、分散负债来源、强化主动负债、控制负债成本入手,通过发行同业存单、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方式,提高负债质量。
  “此外,银行还要从资产方入手,适当调整流动性偏好,按照量入为出的资产业务经营理念,加强同业、理财和投资业务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杨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