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协会微信公众号
经过前一阶段的准备,在8月3日于天津举行的金融博物馆调研工作总结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岭南金融史》的编写问题,一致认为编写《岭南金融史》不仅是一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而且是广州建设金融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工作,将对金融博物馆的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对于《岭南金融史》编写工作如何实施,在与会专家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会议初步形成了编写工作方案:
(1)构建金融史的编写框架。会议明确,应按金融领域构建《岭南金融史》的编写框架,主要包括货币史、银行史、证券(基金、期货)史、保险史、对外金融(含海上丝绸之路、华侨金融等)发展史、金融制造业发展史等部分;岭南金融史涵盖的时间范围,上溯至南越王先祖政权建制之时,下限于2012年12月为止;金融史不论冠以什么名称(广州、广东、岭南或南方),其空间范围实际上都是以历史上的广东地区为核心,对于相关的其他地区(琼、桂、港、澳),主要应反映其历史上与广东金融之间的联系。
(2)对编写内容进行初步分工。《岭南金融史》的编写由广州金协负责组织联系,约请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广东金融学院、省内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分别承担不同部分的编写任务;各部分在完成金融史书稿的同时,一并提交博物馆展览大纲的初稿;各部分编写任务以课题形式委托下达。
(3)形成金融史编写工作计划。从即日起,半个月内各部分提出编写大纲初稿,今年8月底召开专家讨论会,修订形成正式编写大纲;今年10月完成书稿初稿,年底之前修改定稿;明年上半年出版成果。